一日在FB上看到水雉生態園區PO出的活動訊息摸元寶、種菱角,
馬上上網報名,只有40個名額喔!
一早6:40就出門,8:00到官田水雉生態園區。
旱土: 原本是種甘蔗,1月才剛採收完,現在地是空的。
生態園區外面的地,每一塊都是這樣剛採收完的樣子。
【活動內容】
認識水雉生態、水雉生存大作戰、小水滴的驚奇旅程、
探訪菱波仙子、為水雉佈置一個家(摸元寶,種菱角)。
第一次來到官田的水雉生態園區,活動場地比我想像中的小,
有些驚訝! 不過,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2000年1月開始營造水雉的棲地,那年的5月28日,
8隻水雉首次進入園區展開新家的生活。2007年復育有成,
水雉棲地與族群已呈穩定,且外界對於推動保育教育的需求增加,
將「水雉復育區」改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推動生態保育教育的工作至今12年,篳路藍縷,旱地變濕地,
從無到有,園區變成一處水雉新棲地。
一處維繫著水雉族群成長的根據地。
也讓台南水雉的族群從不到50隻到2010年的變成300隻,
到今年2013年的超過600隻。
這塊地原本就是水雉的家,
後來變成甘蔗田,再來因為高鐵路線的規畫要經過水雉的家,
所以租借此地種菱角,把旱地改濕地,做為復育水雉保護區。
2000年開始租借這塊地,把旱田開發成濕地。
什麼是濕地?水不可以超過6公尺深,超過陽光就照不到了。
這塊地原本是台糖的地,跟台糖租借12公頃,由台灣高鐵付費。
為什麼要跟台糖租借,
不乾脆用外面農家的菱角田,直接變成保護區就好?
因為如果變成保護區,農家農作的受限會很多,不易經營,
讓自己的田地變成保護區對農人也沒有很大的誘因。
摸元寶、種菱角
這是水雉生態園區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種菱角的活動,
(這是主辦大野狼的說法,我想該不會每一梯來時他都說第一次辦吧!)
這次有來種菱角的家庭,10月就有菱角採收活動的優先權。
真是太讚的消息囉!
一大早天氣晴~
望出去是什麼呢? 原來是水雉的棲息地,未開放!
今天活動的區域只是水雉生態園區的一半,
另外一半關閉,讓水雉能夠不被打擾的生活。
根據觀察研究,水雉要生蛋,唯有在菱角田,
其他的濕地都無法讓水雉復育。
種菱角、助水雉、護產業,互利共生!
今天一到現場我才知道, 我搶到頭香,活動第一個報名成功ㄟ!
Oh Yeah~
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年復育的水雉數量是怎麼增加的呢?
根據統計,2013年的水雉總數量超過600隻,
但是生態園區的地就這麼大,
頂多可以容納200多隻,剩下的水雉怎麼辦呢?
放任在野外的菱角田生長嗎?
但是外面的田會噴藥、放毒餌,怎麼辦? 要怎麼保護?
於是水雉保護協會藉由政府的力量跟農家協調,
並給予優惠鼓勵農家一起來幫助水雉復育:
1.看到水雉的蛋不要撿去吃。
2.不要在水雉與蛋的棲息地附近噴藥。
3.只要水雉生蛋孵化出幼鳥1~2隻給獎金1萬;
3~4隻給獎金2萬補助,
一般來說1分地休耕時的政府補助頂多也就2萬元,
農民聽到這樣的補助比休耕補助更優,都很樂意配合。
有的農民因為復育有成一次領到10幾萬以上。
藉由這樣的保育,
目前外面菱角田的復育數量100個巢可以敷出9成,
所以現在都很鼓勵吃菱角、助水雉。
水雉長什麼樣子呢?
菱角鳥—水雉的故事
水雉 Pheasant-tailed Jacana
外觀: 特長的腳趾、長尾羽、有翼角、
羽色有冬羽(腹部羽毛白)和夏羽(腹部羽毛黑)的季節變化。
婚配: 一妻多夫制,(男主內,女主外)
雄鳥負責孵蛋、護雛的工作。
習性: 繁殖期領域性很強;
非繁殖期就會群聚,喜愛吃昆蟲、螺、睡蓮種子。
棲地: 菱角、芡、印度莕菜、睡蓮等等浮葉性水生植物池。
俗稱: 菱角鳥、凌波仙子、葉行者、水啼雞
夏天:腹部羽毛黑,尾巴長(夏羽)
水雉下蛋的時間:上午7~10點,一次下一顆蛋,
同一窩只會下3~4顆蛋,超過4顆就會另覓地點。
交配時公鳥在上母鳥在下,曾有一隻母鳥生了12巢,12窩的鳥蛋。
母鳥負責生蛋,公鳥負責孵蛋。
孵蛋天數大約25~27天,破殼20分鐘後就會開始找東西吃。
冬天:腹部羽毛白,尾巴短(冬羽)
今天的活動內容
Game 1: 水雉生存大作戰
Game 2: 認識水循環
Game 3: 看水雉的家
午餐
摸元保種菱角
會飛水雉DIY
Game1水雉生存大作戰
活動開始囉~
今天的活動主要領導人: 大野狼叔叔
水雉如何求偶: 會發出1515的叫聲。
這也只有在繁殖季(夏季)求偶的時後才聽得到,其它時候是聽不到的。
水雉有強烈的地域性!
這是今天活動的戳戳樂,由館內的大哥哥自己做的。畫的是福壽螺。
福壽螺: 有20000顆牙齒,一次可以生2000個蛋,
每隔3個月就可以再生。
福壽螺,到哪都不受歡迎ㄚ! 牠也是菱角最大的敵人。
水雉如何求偶: 會發出1515的叫聲,
這也只有在繁殖季(夏季)求偶的時後才聽得到,
其它時候是聽不到的。
水雉在繁殖季有強烈的地域性!
這次活動主要的聯絡人:漂亮且很有親和力的忻怡
箱子裡裝的都是很具特色的戳戳樂禮物
這次的活動,姐姐抽到紋身貼紙,妹妹抽到高鐵環保袋!
Game2 小水滴的旅行
地球有70%是海水,那有多少水是我們可以喝的呢?
就像大野狼叔叔所說的,
我們可以喝的淡水依照比例來說只有「一滴」,
非常的稀少,所以我們要愛護水源。
遊戲中設置了9大環境
有植物、冰河、地下水、河流、動物、雲、湖泊、海洋…
水循環永遠都不會停止。
每一站都有一個代表顏色,
每到一站先串珠子後再擲骰子看擲到什麼就去那一站。
每個人串出來的顏色都不會一樣喔!
小妹在這活動擲骰子玩得超開心
認真的串珠珠中
出來分享水滴旅行的家族
活動結束!
準備Game 3: 看水雉的家
大野狼在做什麼? 大家又在看什麼呢?
原來是躲在菱角葉下的...螺?
ㄚ~~~名字我忘記了! ㄟ害 應該是蘋果螺吧!
這是的錐實螺的卵,透明得像果凍
菱角--浮葉性植物
http://140.127.4.13/ir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44&blogId=2
菱角是一年水生植物,從種下到收成大約需要八個月,
它在前三個月都在長葉子, 後面六個月菱角的花陸續開放,
最後結出小菱角。
菱角適合高溫多日照的環境 ,它栽培於低漥地如沼澤地、池塘等。
到了初秋,八月下旬起就可以採收,
從九月底起到雙十節這段期間,是菱角的產期採收期。
用望遠鏡看看遠方的鳥
整個園區走走,聽解說...有種酪梨、火龍果、香蕉、山刺番荔枝...
若有時間慢慢地逛,這裡很靜、很美
來到菱角田
菱角是倒長在水中,
摘菱角時,必須翻動菱角植株,將整棵菱株提起倒翻,
才能把藏在葉梗下、呈現紫紅或暗紅色的成熟菱角果實摘下來。
但今天主要是來種菱角植株,不是採菱角喔!
認識菱角
http://ms.jcps.kh.edu.tw/web/tem_bright/cyberfair/cyberfair95/chinese/menu5/m5sub1.htm
爸比抓到一隻瓢蟲要給小妹看,
但小妹正忙著呢!
原來是無患子ㄚ! 可以用來洗手、打彈珠...
大妹說: 媽咪,妳看! 無患子黏在我的手上都沒有掉下去ㄟ...
金線蛙夏天愛在睡蓮葉上曬太陽
夏季會半夜觀金線蛙活動
看到毒蛾
午餐囉! 肚子餓到忘了拍出社區媽媽主的可口午餐
稍作休息後 開始下午的活動
先來看一下濕地志工經過幾年拍攝下來的珍貴影片紀錄
坔 念ㄉ一ˋ(音同地)
大野狼老師正解釋著整株菱角的結構
菱角葉:葉子呈菱形,邊緣有鋸齒狀,葉面綠色光滑,
葉背為紫色而且有毛。葉柄較粗,組織是海綿狀,
內含空氣以便能漂浮在水面,
而水面下莖節的地方,會長出羽狀的水中葉,能吸收水份和養分,
並由莖的基部長出細鬚根,功能和水中葉相同。
花:菱角約在每年的六~九月下旬開花,
每年9~11月為菱角盛產期5~8月量少,呈白色。
繁殖方法:以果實繁殖,菱角中央有一小孔,叫做「臍」,
這就是種子發芽的孔,沈入水底的菱角在春天時,
其發芽孔會長出胚軸,再長成莖,向下伸長,
浮出水面並長出葉子,亦可採分株法。
菱角除了水面上的菱形葉子外,
在水面下看起來像根的鬚狀物,其實也是它的葉子哦!
鬚:也是葉子,是從葉子長出的附生物,稱為假葉。
白色的鬚鬚才是根。
種菱角時要把莖埋進土裡才會生長。
等等要裝菱角苗的澡盆
菱角的成分
1.澱粉:菱角含有豐富的澱粉質。
2.蛋白質。
3.維生素:菱角含有維生素B2、C等維生素。
4.礦物質:菱角含有鐵、鈣、磷等多種礦物質。
菱角的功用
1.菱角在中醫上有清暑、止渴、安中、補中、補臟以及解毒的功用。
2.益健脾、祛病強身:適合體弱老人及小孩食用。
3.抗癌:日本有實驗證明每日飲用鮮菱角汁,可以幫助對抗癌症。
4.減肥:因為不含脂肪,所以
5.其他:減肥、解酒、解熱、利尿、通孔等作用。
好可愛的菱角苗
一連串的介紹後, 準備來去摸元寶種菱角囉!
穿好青蛙裝,戴上棉手套,準備下田囉!
著裝完畢! 我可愛嗎?
踩在菱角田裡是什麼感覺呢?
大妹覺得很好玩! 在泥寧裡要扭動身體才能移動前進。
小妹一開始相當的排斥--她覺得整個陷在泥土裡腳拔不出來很不舒服。
我的感覺呢~
穿著沼澤衣褲踏入深及膝蓋下的菱角田中,
腳踩著很黏很黏的軟泥,
緩緩在一叢叢漂浮水田上菱角浮葉中移動的經驗,很難忘的初體驗。
要把這裡的菱角株摘起來種植到另外一區,
因為這區已經長得太滿了。
拔菱角株要有技巧。
必須沿著根部摸到底部才能拔起,
不能從中間一半就隨意拔斷,這樣很難種得活。
是誰把菱角給吃了呢?
嗯~~~是老鼠!
在這個區域只有紅冠水雞會常常和水雉打架、搶地盤,
因為紅冠水雞也愛吃菱角。
老鼠也非常愛吃菱角。
大妹愈摸愈有心得,自己摘了好幾株了。
小妹則是一直和黏黏的泥漿水奮戰
哇~滿載而歸
切記! 切記!
下次來上工時一定要穿醜醜的衣服就好,
不然回家又是小蘇打粉泡、又是搓、又是揉的,累壞阿母我了!
來來來! 拉到另外一池種。
這一池很空, 我們來把菱角株種滿吧!
經由忻怡帶,這時小妹已經抓到訣竅,
知道要怎麼在菱角田裡自在的走動了。
小妹不怕髒,從螺裡面挖出一團一團的泥巴~
種完菱角後,來去挖「寶」!
這是什麼田啊? 都是稻草的感覺...
大家來挖寶!
這是什麼呢? 一坨一坨的
原來是悖薺!
喔~我好喜歡吃悖薺。
因為園區的大哥們也愛吃悖薺,所以種著玩,想吃就來挖。
髒兮兮的泥漿水, 孩子們可以玩許久。
這是什麼植物呢? 做為區隔用?
是筊白筍
聽大野狼說~口感超好吃唷!
10月也許會辦一個採筊白筍的體驗活動
悖薺與筊白筍
整個體驗活動結束,來做會飛的水雉囉!
大妹完成後說要爬樹
這時小妹的水雉爸比已經幫忙完成,終於可以玩了! 好開心!
剛剛種好的菱角田, 要來插地標,
這樣10月份再來採菱角的時候才不會搞錯地方唷!
走囉! 還記得自己種哪一區嗎?
找到了, 這排就是念彤與爸比一起種的。
大野狼說從現在到10月,都會幫我們好好照顧菱角田,
等10月到會通知我們原班人馬來採菱角。期待期待~~~
山刺番荔枝,一個拳頭那麼大
日本天皇的御果-山刺蕃荔枝
「疑?!這顆外型像釋迦又長滿刺的果子是甚麼東東呀?」
它的名字叫作『山刺番荔枝』,其熟成時是可以食用的。
富含豐富營養成分,所以在日據時期為日本天皇的御果。
並且有水果大王的美譽呢!
果肉裡有豐富膠質與香氣~
期待10月再相見! 種菱角的初體驗
感恩今天的活動!
感恩著台灣有很多的團體默默的為著摯愛的大地付出,
一定要支持綠色保育!
http://jacana.tw/
曾聽說過這樣一段話~
印地安人的生態智慧:
只取大地上的1/3的作物做為人的糧食,
留下1/3給與人一樣生長在這片大地的其他生物利用,
另外的1/3留給這種植物傳宗接代的種源,
如此,
不過份取用大地的恩賜,
讓各式各樣的生命得以"永續",
這樣的生態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因此,除了種植菱角護水雉外,剩下的還要留給紅冠水雞.老鼠....及明年菱角的種源~
透過今天的活動,當了半日小農夫,
小朋友與我得到的不僅是生態保育復育的知識,
也對這塊土地更加疼惜更加親近了~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市官田區,官田國中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