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2年12月25日
曾經自己開車從甲仙到南化黑糖農莊去看黑糖的DIY製作,
早上8點出發,10點多到農莊,下午2點離開回海星游泳學校,
趕孩子4點半的課。
整個過程覺得很有意思,黑糖之旅在心中縈繞不斷。
這次看到莊翔宇老師在揪團,超開心的!
隨即揪了三五好友一起來體驗這個季節限定的活動
黑糖歲時記~走入黑糖的原鄉 南化關山
這裡是集合點
巧而美的小學校
看到這片北寮陶玻藝術牆,每一片都做得童趣十足
放大來欣賞一下吧! 有賴馬繪本的FU~
等待老師到來的期間,孩子們開心的盪鞦韆、溜滑梯
關於關山(台南市南化區關山里)
在台南的近郊山區,南化水庫的後山,有個寧靜樸素的小村落,
這個小村落隱身山林中,由於人口不多,位置偏僻,多是務農家庭。
完全沒有對外營業的餐廳,一直是默默地在這邊過著簡單寧靜的生活。
居民一開始主要從事的農業以麻竹和芒果為大宗,
後來因為農閒時期也開始從事黑糖的製作,
因而促成此地的三大作物-黑糖、芒果、麻竹筍,亦稱關山三寶。
這個原本寧靜的小村落
在88風災時因為遭受大雨沖刷所引起的土石流嚴重衝擊,屢屢登上版面。
這裡離88風災受創最嚴重的納瑪夏及小林村僅有一山之隔。
但是曾讓這關山小村落登上版面的其實不只是壞消息,也有好消息,
那就是日本旅遊勝地非常有名的「沖繩黑糖」傳出來自台灣,
因而整個手工黑糖名氣就在新聞媒體播放下不脛而走,
正面的推動台灣手工黑糖產業的前進。
而大家也逐漸意識到當時台灣的糖業已經逐漸沒落中,
才開始重新定義詮釋這被人們逐漸遺忘的黑糖產業。
我們現在的所在地是我圈20的地方,目的地是關山里。
距離我們的目的地還有36公里遠喔!
出發! Go Go Go!
南化水庫的簡介
南化水庫位於台南市南化區曾文溪支流後堀溪上面,
在曾文水庫南方約10公里,以阿里山山脈與之相隔。
其水源除了本身的集水區外,
另外由高屏溪支流旗山溪的甲仙攔河堰,
在其豐水期時期越域引水甲仙攔河堰上游;
另外還有高雄水利會的公館圳取水口,
規畫之初曾有與之合併為共同引水口的構想。
南化水庫規劃初期以後堀溪命名稱為後堀水庫,
後才決定改採所在地南化為名。
南化水庫之水庫容量達1億5000萬立方公尺,
為台灣公共給水單標的水庫之最大者,
在82年11月主壩完工蓄水起即擔任南區公共給水的吃重角色,
88年4月甲仙堰工通水,更可使水庫經常保持盈滿狀態,
提供水庫供水效益甚大。
南化水庫現在由台灣自來水公司六區處管理,
甲仙攔河堰則經由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管理。
上空有一台運輸直升機在巡邏(照片正中間的右方)
當初為什麼會想在南化這裡蓋水庫呢?
環顧這裡的山脈比較陡峭,若在這裡蓋水庫應該蓄水量會很充足。
然而理論與實際是有差距的,
目前南化水庫淤泥堆積,蓄水量卻不如預期,那是為什麼呢?想想看。
環顧這些山脈與植被生長,這裡的樹都小小棵,沒有大樹。
那這跟水庫有什麼關係?
樹要長得大必須有哪些要件?
1.沒人砍伐
2.山要穩固;沒有山崩,大雨沖刷,根植夠深才有辦法長成大樹。
而這裡的樹頂多只有100歲左右,
表示這個區域每隔100年就會有週期性大水發生,岩層不堅固,土壤水沖刷,
所以南化水庫目前的蓄水功能不佳,淤泥嚴重。
今天大大小小加起來共有30人+2老師,11輛車。
南化水庫夏季水量多;冬季處於枯水期。
水面上有一段沒有植物生長的區塊,是水量少的季節才看得見。
而水庫上面有突起的小小島嶼,是多年來淤泥堆積擠壓產生的。
老師正在解說水庫的型態
水庫有漏斗型(深尖)與臉盆型(圓扁),台灣的水庫多屬於漏斗形,
一開始蓄水好,但日子久了淤泥堆積,功能也就慢慢變差。
來到糖廠
大多數的人對黑糖都不陌生,也都吃過黑糖,
但對於黑糖的了解應該都僅止於黑糖是一種食用的黑色糖塊而已。
然而隱身在對於黑糖這份熟悉的感覺背後有許多你我並沒有深入思考的區塊,
仔細想想,我們對於糖的需要與仰賴其實在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尤其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用區塊上。
綜觀歷史,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身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的台灣在,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上非常適合糖業的發展。
許多閩南人與客家人的祖先在早年墾荒時期來到台灣種植甘蔗,
在這塊土地上落腳生根,墾殖拓荒,開疆闢土,延續到現代。
但隨著時代變遷,台灣的糖業歷經數個階段的變動。
而現代科技進步與區域生活的分工影響下,
台灣的人們對於這項必須仰賴大量人工的傳統產業逐漸式微,
並走入以進口為主的糖業生活。
直到近年來,人們對於環境與健康愈來愈重視,
因此以健康有機的傳統產業又慢慢活絡。
傳統產業的黑糖再次逐漸受到人們的重新定義與認識。
加上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父母帶著孩子們走向戶外、親近大自然,
這樣的生態體驗活動也就慢慢與傳統產業接軌了。
完完全全的農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闆們在上頭的糖廠辛苦的工作著,
把家裡廣場放給我們活動、休息、聊天、玩耍、午餐...
直到我們要離去,老闆一家人還是不見人影,仍是在糖廠裡忙碌著。
聽說這裡除了黑糖很優之外,自製芒果乾也是一等一的好吃。
張輝隆老闆做的羊?鼠?兔? 哈都有像ㄟ!
庭院旁的鞦韆,孩子們的最愛
往上走,到糖廠去!
今天的天氣超好的!
沿路種滿了芒果樹
猜猜這是什麼呢?
這是一棵木瓜樹
箭竹
血桐(左)與構樹(右,老師摸的那棵)
血桐與構樹常常生長在鄰近,構樹有紅色果實。
構樹:鹿愛吃。
大約四月份,在高雄柴山的構樹上常常可以見到鹿角金龜。
鹿角金龜、叩頭蟲、椿象、吉丁蟲等等…常可以在構樹上找到牠們的蹤影。
構樹的樹皮可以剝下來做成衣服;將之泡開抽出纖維可以製成手工紙。
血桐
川七(有刺)
香茅
檳榔樹
樹梢那一串串的是什麼呢?
距離太遠,即使鏡頭拉到最近還是不清楚。
就是老師手上拿的這一串--麻竹花
竹子會開花嗎? 好特別喔!
用麻竹開花的例子套在箭竹這植物上--
箭竹開花表示這片箭竹林即將陸續死亡。
箭竹死亡,不會單單只死一棵,而是一整個族群陸續死亡,
因為它們的根部都相連在一起,當死亡的數量過多,會影響整個環境生態。
若山林有大火燒到箭竹,在表面上的箭竹可能死亡,
但埋在地底深處的莖也許沒有被燒到,所以可以繼續存活。
被燒過的箭竹會再長,但高度會一次比一次矮短。
掉滿地的麻竹花
還在麻竹上的麻竹花
竹子靠地下莖繁殖
番薯葉子與枝條都比較小,靠地下塊根獲枝條插枝繁殖
馬鈴薯靠芽眼繁殖
這是什麼的種子呢? 不陌生很常見!
倒地鈴
龍葵=黑甜菜、烏甜仔菜
有時可以在龍葵上看到食植瓢蟲
果實可以吃,酸酸甜甜
龍葵的花
椿象
這是什麼東西呢? 這是龍眼,為什麼中間會有洞?
玳灰蝶的傑作喔!
玳灰蝶會把卵產在龍眼果實附近,
當小灰蝶的幼蟲破卵而出後就會馬上打洞鑽入龍眼裡,吸取果實營養,
約兩周後長大就可以飛出。
剝開來看有時會看到很多的小灰蝶大便。
不知這是什麼種子呢? 長了銀白色羽毛!
蘿摩科(夾竹桃科)帶有冠毛可以飛行的種子
葉子掉光的美人樹
扶桑花
剛開的扶桑花有花蜜可以吸花蜜
這是什麼樹枝? 應該是用來煮黑糖時燒的木柴。
是的,這是龍眼木,材質堅硬耐燒且燃燒時會有股淡淡的龍眼香氣~
黑糖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糖?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糖製品,從白糖、砂糖、冰糖等等…
在這麼多的糖中為什麼唯有黑糖可以入藥?
在早年的農業社會中,黑糖水就是一種解毒水,也唯有黑糖適合做零食。
這其中必有黑糖不同於其他糖品的地方!
而這些細節在走訪一趟黑糖手作之後便能一窺差異之處。
有感於傳統產業的發展需要大家更深入的認知後才能對這樣的產業產生支持,
所以舉辦黑糖參訪體驗活動,
透過觀察與現場體驗建立對糖的印象與正確觀感的建立,
並融入在地旅遊元素,跟著大家一起走入原鄉。
這一次的活動以黑糖手作體驗為主,自然觀察為輔,
透過對環境與糖業的觀察體驗進而對這片土地建立印象並產生情感。
飛龍糖廠到囉!
春天到了, 看~ 葉子多青綠啊!
這是什麼薯呢? 樹薯嗎?
甘蔗渣可做堆肥~物盡其用
哇~~~小妹何時拿一顆這麼大的黑糖在吃啊?
在糖廠真的是黑糖免錢吃到飽,大快朵頤啊!
認識黑糖製作
黑糖的製作過程分好幾個階段,我們可以簡單地整理成以下幾個階段:
栽種:春植約1年;秋值約18個月。
採收:採收後經過運送與修整枝條,送至糖廠
榨汁:早期以牛車與石轆為主;現在用榨汁機。
沉澱:添加石灰吸附雜質。
濃縮:鍋灶(孔明鼎),七道鍋灶程序濃縮。
結晶:平鋪持續推動並用電風扇吹風冷卻,等待其凝固結成黑糖塊。
包裝:再因大小分裝,密封可保存兩年。
這是超濃縮的黑糖漿,溫度非常高。
飛龍糖廠的張輝隆老闆
把黑糖漿從鍋中撈出浸入水中,
如果像圖中這樣的薄片狀就表示快要可以完工了。
起鍋
冷卻
黑糖的營養價值
黑糖的組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砂糖,另一類群是糖蜜。
黑糖精製就是將裡面的砂糖取出,也就是常見的二號砂糖(台語=赤砂),
主要成分99%是碳水化合物,並沒有其他的無機鹽與維生素、礦物質,
再經過脫色處理就是白砂糖,
再精製就變成冰糖。
而糖蜜中主要的成分除了80%的純糖之外,
主要就是無機鹽跟維生素,
因此糖蜜的味道中不單純只是甜味,
還有一些酸味、苦味與其他成分所帶來的味覺。
看完黑糖的製作也吃黑糖吃得飽飽後,孩子們在外面的小貨車玩開了。
走囉! 該回去準備午餐了!
這是什麼洞?
鬼鼠洞--鬼鼠都吃樹薯(木薯),體質算是乾淨的,煮熟後的口感像土雞。
鬼鼠資料可以參考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937
一定跑得很快的放山雞~
參訪黑糖活動結束後,回到廣場這裡休息聊天。
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陸,沒有餐廳沒有雜貨店,
午餐怎麼辦呢? 老師捨不得大家都吃冷冰冰的飯糰或粽子,
所以這些都是老師自備的雞絲頭,準備讓大夥吃熱騰騰的午餐呢!
揪感心
老師家自己種的菜,孩子們是超級小幫手。
午餐是由依凌老師準備,趁這段時間,我們到河床尋化石去!
這是~九層塔,站在旁邊就聞到陣陣的香味。
來到河床邊的白甘蔗園
為什麼黑糖都是用白甘蔗不用紅甘蔗呢?
因為白甘蔗的多汁且含糖量比較高。
各地的甘蔗口味都不同,這裡大多栽種5號與19號甘蔗,
這一片是5號白甘蔗,經過比較甜度比較高。
飛龍糖廠在南化區域是最古早的一家,從外地牽回南化重做,
現在主要是第二代接手在做,到今年進入第12年。
南化這裡主要的製糖廠有3家,老師每一家都有去品嘗參訪了解,
發現飛龍糖廠的張老闆除了是最有善意之外,其黑糖可以含在口內許久,
不會入口即化,融化後口內會有蜜香從口內散出,令人回味無窮。
如果製作過程都相同,為什麼會有這個些微的差異?
我想主要應該是最後起鍋的火侯控制,導致收成與口感的差異。
黑糖成分是80%的純糖+有機質
黑糖的雜質中有礦物質、糖蜜、有機質、酵素等等...
將黑糖再製的過程中會產生蜜糖,然後是二砂(只是糖完全沒有營養),
經過脫色變白糖,最後才製成冰糖。
後堀溪
走在枯水期的河床
這要是沒有老師帶,
我還真看不出來這麼平凡不起眼的河床可以發現什麼化石呢!
這是什麼花呢?
原來是含羞草
哇~~~發現化石! 有看出這塊石頭有什麼不同嗎?
中間有一層化石岩層
怎麼看才會比較清楚呢?
把岩層澆水,顏色變深,化石的圖形就變明顯了!
好清楚~螺的化石
沉積岩
化石
化石兩字的由來?化石怎麼形成的?
生物的骨骼堅硬處--形成化石。
生物的肉、屍體--在地底下重新組合作用,形成天然氣、石油。
化石:一萬年前形成的稱之。
遺跡:一萬年內形成的稱之。
所以,化石的定義有兩個方便確認的,就是1.硬骨骼組成2.一萬年前形成。
南化的化石都是屬於海相化石,大多是在5000萬年前形成。
溪蝦
風化的變質石
蝌蚪
沉積岩
這甘蔗這麼難咬嗎?這表情~~~
有被蟲蛀過的痕跡
白甘蔗 : 甜、多汁、渣渣不容易咬斷。
午餐午餐 午餐時間 肚子真的餓了
好好吃的培根義大利麵+蔬菜滿滿的美味蔬菜玉米濃湯
這桶生菜沙拉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下最是開胃了!
蔬菜與水果全部都是老師與朋友自己種的唷!
只是,我食指大動後才記得要拍照,已經杯盤狼藉了... 超好吃
尤其是裡面的橘子,真的一級棒! 凱撒醬也調的非常美味!
真的謝謝午餐的主廚 依凌老師
午餐後,休息一下,等等要來做黑糖棒棒糖。
認識化石
最容易跟化石兩個字組合在一起的就是恐龍了
(電影侏儸紀公園可說是最出名的代表作啊)。
也就是說,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恐龍化石這四個字了。
恐龍是生活在地球上很久很久以前的生物,現在已經絕種,
既然絕種了,為什麼我們會知道世上有這種生物呢?原來我們發現了化石!
偶然的機會,有人在建築工程或是大雨山洪爆發後
於挖掘時或是山洪過後的河床中發現了巨大的生物遺骸,
這些生物遺骸是來自於現在不存在的生物,
經過科學鑑定發現是非常遠古以前的生物。
而這些生物經過地質作用已經跟一般的骨頭成份完全不同了,大部分都已經礦化。
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些生物死亡後
身體上那些堅硬的部分或是因為快速掩埋而沒有自然分解腐化的部分,
在地質的高壓作用下產生了變質,形成像石頭一樣的生物遺骸,保存於沉積岩中。
後來因為地殼變動的推擠隆昇,在風化侵蝕的作用下露出來地表,
由於已經變質礦化,所以不會腐爛,因而保留了生物的部分型態,
由此看來化石來自於古生物的遺骸。
扇貝化石
綴殼螺化石
綴殼螺化石
手作黑糖
黑糖棒棒糖真的是最健康的零食
介紹一下純樸、沒有刻意打廣告修飾的飛龍原香糖
飛龍的黑糖很多都是做外銷的代工,專做代工訂單居多。
在市場上飛龍原香糖的品牌比較不多見。
針對黑糖可以舒緩經痛的說法
健康樹生活館營養師林士誠解釋,並非黑糖對生理痛具有獨特的療效,
而是因為黑糖的高熱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緩子宮的平滑肌收縮。
這和有些人在生理期時會吃巧克力的道理是一樣的,
只要是高熱量的食物就可以緩和生理痛。
黑糖、白糖與蜂蜜成分的比較
離開糖廠後往大地谷出發,這時已經快要下午四點,大夥有點疲憊了呢!
認識大地谷
地理位置
大地谷位於台南市南化區南化水庫的上游支流,番子坑崛。
這裡曾經是台南地區頗負盛名的風景點,媲美南投著名的太極峽谷。
早年時期大地谷谷口有一個深潭,當時前往的遊客必須乘著大桶子划過入口的深潭,
與太極峽谷一樣因為遊客意外事件而被迫關閉,沉寂多年。
之後南化水庫興建完成,因為番子坑崛位於水庫水域內而被淹沒,
就這樣大地谷沉寂多年。
後來,人們發現在枯水期水庫水位下降時,人們可以越過乾涸的南化水庫河床,
進入那被封閉已久的大地谷。
然而受限於水庫枯水期才能抵達的限制,
每年2~4月水庫底乾涸時期方能進入一窺祕境,是個相當神秘的景觀地點。
沿路,這小皮蛋不想用走的,她說都是下坡,用滑得比較快!
看到的人都心疼這條褲子,但我卻不這樣想。
只是一條褲子,但我更看重孩子想要體驗嘗試的心!
我樂見孩子這樣一路滑到底~
後記--
我回家刷洗這條泥褲時發現完好如初,真是好優的褲子。讚!
樹名:咬人狗
樹上開滿了花
什麼植物呢? 有勾勾,不小心摸是會受傷的。
飛龍掌血
蝴蝶幼蟲食草:飛龍掌血是臺灣鳳蝶、雙環鳳蝶、琉璃紋鳳蝶等蝴蝶幼蟲的食草。
什麼洞呢? 穿山甲的家
哇~走到底端,到出口,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一定無法想像當我們走到底看到這一幕時的驚呼聲!
視野一下子豁然開朗,不虛此行。
回頭一望,我們就是從右邊的洞口出來的呢!
孩子看到這一片一望無際的景緻,驚呼聲歡呼聲此起彼落,笑開懷!
走走愛心竹子橋
真感謝好心人,才有這麼方便的橋可渡河。
孩子很愛這一整片瓦片,玩起丟瓦片遊戲,精神都來了!
一棵枯樹可以讓孩子笑成這樣也真是不簡單呢!
看看這些掛在樹上的無尾熊
小妹緊緊抓著樹幹都不敢動,呵呵~ 怕高
這是什麼呢?猜猜看~
怎麼會有仙楂糖出現在這呢?
原來是野兔的大便便
好壯麗的風景!
有機會一定要親自來走,走令人難忘!
走著走著,大家都往前面的洞口走去。
大地谷是唯一河川水流切割砂岩層所形成的峽谷景觀。
洞口處寬約3公尺,進入狹谷後深達200公尺,高約50公尺,
峽谷最裡面盡頭深處為一瀑布。
洞內山壁凹陷形成一天然洞穴,
曾是日據時代抗日鬥士余清芳等義士藏匿的地點(焦吧哖事件)。
山壁上頭內凹處有許多燕子築巢其中,更是山林中蝙蝠主要棲息繁衍的地方,
要進入觀察進入狹谷行走時,避免大聲喧嘩震動。
同時,該地區部分砂岩層容易崩落,應該注意安全。
羽毛? 八成有鳥被鷹類給吃了
在羽毛的旁邊看到這個,不知道這是什麼?
盡頭是一個小瀑布
小妹真的很優,全程都是自己爬上跳下的走完,真的平時有訓練有差。
小妹最愛狗狗了,看到這隻叫做黑糖的狗馬上去握手。
來來來~ 照過來! 來張大合照
回程 找蝙蝠去
這個三角點是蝙蝠的棲息地
真幸運吶~專門為我們停留在這的蝙蝠
依常理來說,蝙蝠看到人或聽到聲音早就飛走了~
滿地的蝙蝠大便
大便中有很多的小昆蟲骨骼,但我就是沒拍好,可惜了!
滿地的夜明砂(蝙蝠大便)
有兩種不同的大便,所以推論這裡應該有兩種不同的蝙蝠。
原以為這隻蝙蝠在睡覺。
牠翅膀動了,八成是在跟我們說~我們吵到牠了。
鳥類留下的大便(白色含有尿素)
這兩個小妹很厲害,爬到最上方看蝙蝠。
傍晚五點半,依依不捨的要離開。
再見了! 難忘的大地谷
資料來源~來自老師的解說本與我自己的筆記
莊翔與老師的臉書 閱讀自然--法布爾昆蟲館 https://www.facebook.com/FabreNature?fref=ts